減少塑料袋汙染的對策
pe塑料袋加工廠與大家分享幾個減少塑料袋汙染的對策:
一是鼓勵消費者重複使用塑料袋。超市購物所得的塑料袋比較幹淨,強度也比較理想,可以在折疊平整之後塞進手包或衣服口袋中,反複用來購物,直到變髒之後,再用來充當垃圾袋。政府不妨製訂政策,製定塑料袋的質量標準,強製所有商場對塑料袋額外收費。如果消費者感到購買塑料袋十分麻煩,還不如自己攜帶方便,就會自覺提高塑料袋的重複利用率。
二是要求居民將不能再次使用的塑料袋與其他塑料垃圾一起分類收集,以便回收利用。塑料袋、各種塑料包裝材料和泡沫塑料飯盒等在分揀收集後,不僅不是廢物和汙染,而且是寶貴的資源,經簡單加工便可製成多種塑料製品、化工原料和汽油,在能源漲價的大背景下,更值得進一步開發利用。
三是加強對塑料袋生產者的管理。按照“誰汙染、誰治理”的原則,應當通過稅收調節,預先征收高額的“分揀處理費”和“環境保持稅”,使其生產成本提高。同時,禁止超薄塑料袋生產的力度還應加大。這樣,商家感到隨意發放塑料袋太不經濟,自然會想方設法鼓勵消費者自帶袋子購物或重複使用塑料袋,如發放優惠卡、贈送小禮物等。
北京市有1400萬常住人口和300萬流動人口,按每人每日購物用2個塑料袋計算,一年便耗去124億個塑料袋。每隻塑料袋若收取0.10元,每人每月所付出的費用不過6元,並不會對家庭經濟造成嚴重負擔。如果每個塑料袋重複用3次的話,為塑料袋付出的費用也可降低至每月2元,而塑料袋的用量可減少近70%,也就是87億個!實際上,一個優質的塑料袋完全可以反複使用5次以上。
可見,是否環保,是否能夠控製白色汙染,關鍵不在於用布袋還是塑料袋購物,而在於塑料袋能否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從生態學的角度來說,隻要物質被納入循環利用的軌道,就不會出現資源的耗竭和環境的汙染。
環保不是貼標簽,布袋子和塑料袋未必有高下之分。在一個發達的社會中,國民生活的方便應當得到保證,但也應當讓國民知道,自己的方便不能夠妨礙子孫後代的生存。而這種意識的普及,不僅僅靠口號宣傳,更要靠經濟政策的引導。pe塑料袋加工廠提醒大家切實采取措施,保證用過的塑料袋能夠得到回收利用,才是清除白色汙染的根本之策。